欢迎进入盐城环保科技城!

两会聚焦环境保护 天蓝水净可提升“国家颜值”

来源:中国盐城环保科技城2016-03-25

    近些年环保工作力度空前,进步有目共睹,但生态环境短板依然突出,环境治理任务艰巨复杂,全面深化生态环保改革任务繁重。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草案提出,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,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,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,协同推进人民富裕、国家富强、中国美丽。

  蓝天在微信朋友圈刷屏;雾霾遭遇网友“吐槽”……环保问题正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。顺应百姓期待,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治理污染、保护环境,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,必须强力推进,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。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草案提出,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,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,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,协同推进人民富裕、国家富强、中国美丽。

  代表委员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要加大环保力度,让公众有切切实实的环境改善的获得感。

  

  让群众在天蓝水净的绿色家园里畅快呼吸

  

  “近些年环保工作力度空前,进步有目共睹,但生态环境短板依然突出,环境治理任务艰巨复杂,全面深化生态环保改革任务繁重。”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蒋平安委员说,空气、水、土壤污染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、生活质量,要坚决打好大气、水、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战役。

  “打好三大战役,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。”蒋平安说,要一手抓污染治理,一手抓生态建设,让人民群众在天蓝水净的绿色家园里畅快呼吸。

  河北省石家庄市治霾任务艰巨。石家庄市市长邢国辉代表表示,只有对能源消耗做到全面把控,对高消耗、重污染区域进行精准监控,治理才有针对性。过程监管必须严起来,要在排污许可等各环节和领域不断加强、完善网格化管理,形成多层面、多部门监管的联动格局。对监管不力、推诿责任、失职渎职的要追究到底;在处罚上,要敢碰“拦路虎”,敢啃“硬骨头”,对违法企业持续保持依法治理的高压态势。

 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重要水源地,河南省南阳市是水质保护最敏感的区域之一。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代表认为,治污需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,推动“经济生态化、生态经济化”,实现“腾笼换鸟”、凤凰涅槃。

  

  环保不能“说起来重要,做起来次要”

  

  在一些地方,生态环境保护“说起来重要,做起来次要”,这种状况如何改变?

  

  “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,才能确保生态环境底线不被逾越,从根本上推动生态系统保护和环境质量改善。”蒋平安说,应遵循“源头严防、过程严管、后果严惩”的基本思路,通过“经济调节、公众参与、体制保障”等手段,解决生态保护制度中的短板和突出问题。

  加快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、多还旧账的同时,要从制度上加强源头预防、不欠新账。“要建立生态环境预防体系,划定生态红线,做好空间规划,发挥对区域重大生产力科学布局的导向和约束作用,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能源。”穆为民表示,要坚持权责清晰、责任明确,让尽责不力者“挨板子”。

  保护环境,建设美丽家园,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的作用至关重要。穆为民说,要改变唯GDP论英雄的考核机制,发挥“绿色指挥棒”的引领作用,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在党政实绩考核中的比重,将考核结果作为党政干部评先创优、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。

  “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、法治化任重道远,未来还需要建立、完善责任追究制度,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,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、造成严重后果的人,必须追究其责任。”邢国辉认为,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、最严密的法治,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,为绿色发展“保驾护航”。

  

  增强公众环保参与意识,不能“雾霾天骂娘,少开车不干”

  

 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写入了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草案。美丽中国,共治才能共享。代表委员们表示,健全政府、企业、社会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,是生态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。

  蒋平安认为,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体系,首要任务是转变政府职能,进一步简政放权。“把不该管,管不好,可以让社会管理的事情交给社会去管理,创造出非政府主体参与的空间,为其成长壮大创造条件。”

  其次,要积极培育多元社会主体。通过政府外包、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,培育和壮大社会组织。代表委员们认为,要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,保障公民知情权。进一步发挥民间环保组织作用,优化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。

  穆为民说,政府只有让权力和责任实时处在上级和群众的监督之下,才能保障在轨运行,避免“懒政”和“越位”现象发生。从技术层面讲,就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环境监控系统,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。

  “雾霾天骂娘,少开车不干”,一些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依然不强。代表委员们认为,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,一方面,政府要搭建公众参与平台,畅通监督举报途径,比如鼓励公众对污染现象“随手拍”“随手传”“随手报”等,引导公众理性参与。另一方面,要通过环境文化传播、环境宣传教育等方式,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。